汪文斌:美国对叙利亚的非法掠夺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******
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(记者 张素 李京泽)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。
有记者提问:据叙利亚国家通讯社报道,当地时间14日,美国在叙利亚的非法驻军使用 53 辆油罐车从叙利亚哈塞克省盗运石油资源,运往美军位于伊拉克的基地。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
汪文斌:美国对叙利亚的非法掠夺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。据叙利亚政府官方数据,2022年上半年,叙每日石油产量的八成以上都遭美军非法偷运。就在本月初,美军就动用了60辆油罐车和卡车大肆盗运叙利亚石油和小麦。美方的强盗行径正在加剧叙利亚的能源危机和人道主义灾难。叙利亚人民的生命权正在被美国无情侵害。在“缺油少粮”的悲惨境地下,叙利亚人民的这个冬天恐怕更加寒冷。
美国盗取叙利亚的资源十分贪婪,对外提供军事援助却十分“慷慨”,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。然而无论美国是“取”还是“予”,产生的结果都一样,那就是使别国陷入动荡和灾难,借此维护美国的利益和霸权。这就是美国所谓“基于规则的秩序”带来的现实。
我们敦促美方就盗油行径给叙利亚人民和国际社会一个交代,停止践踏国际法治、破坏国际规则的行径。(完)
中国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******
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日前,一份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》截图在网络流传。自然资源部3日向中新社记者证实,该文件是自然资源部印发的,对地方住宅用地供应工作进行指导的文件。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,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。
这份通知中有部分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关注。其中要求,各市、县自然资源部门根据年度供地计划,分批次公开未来一定时间段内拟出让地块的详细清单,给市场主体充足的时间预期预判。此外,通知指出,详细清单内的地块,在公开的拟出让时间段内可以一次或多次发布出让公告,有序组织出让,并在公开的拟出让时间段内全部推出。
有部分媒体将之解读为取消集中供地制度。对此,自然资源部表示,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,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,更好发挥充分公开披露信息对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积极作用。
2021年,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,要求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、集中供应。按照规定,原则上发布出让公告全年不超过3次。
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,集中供地模式刚推出时,主要是应对当时高地价及新一轮楼市上涨。随着市场走势变化,供地规则适时优化调整是应有之义。2022年,已有部分城市增加了土地供应批次,全年集中供地的次数超过3次。
李宇嘉指出,集中供地是长效机制,不能因市场低迷就退出。此次调整是集中供地由“1.0”升级到“2.0”阶段。“1.0”阶段应对开发商加杠杆炒地,“2.0”则意味着精细化、透明化供地。要注意,此次对集中供地的完善,最重要的就是供地计划和信息。
此番通知也明确,让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全面掌握土地供应状况,作出理性判断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。(完)